7月27日上午,厦门市侨联十六届二次全委会议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中国侨联九届六次全委会议和省侨联十届二次全委会议精神,总结市侨联2018年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工作;通报第十次全国侨代会厦门代表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推荐情况;审议《厦门市侨联“百侨帮百村——联村住户”精准帮扶活动实施方案》。
原市政协副主席、市侨联顾问詹沧洲莅临指导,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蔡林娜出席并讲话。市侨联本市顾问,部分港澳委员、海外委员应邀参加会议。
会议学习传达了中国侨联九届六次全委会议和省侨联十届二次全委会议精神。要求全市各级侨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对侨联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对侨界群众的政治思想引领,广泛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
厦门市侨联主席潘少銮代表市侨联十六届常委会作工作报告,对2018年上半年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
市十六次侨代会以来,全市侨联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侨界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开展讨论交流、实地体验、学习分享,结合大调研、“四下基层”活动,让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2017年市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整改落实;全面实行非国有资产房屋出租第三方平台招投标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兼顾收益”原则,管好用好非国有资产资金。群众满意度提升,2017年侨联机关效能建设获优秀评级。
深化侨联改革,侨联事业稳步发展。聚焦“强三性”、“去四化”目标,扎实推进侨联深化改革,重新绘制新时代侨联改革蓝图。扎实抓好“党建带侨建”工作,破解基层工作“四难”问题;梧村街道侨联作为市侨联推荐的基层组织代表,其“创新党建带侨建、共享共用基层阵地”做法,在全国经验交流会上得到上级充分肯定。学习贯彻《基层侨联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扎实推进“枢纽型侨联组织”建设。集美老侨房“修旧如旧”改建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翔安保留古厝特色打造“澳头古厝闽侨文史馆”;思明区打造“党建聚侨心”品牌;湖里区创设园区侨联;海沧区推动柯井文化交流中心、五山华侨文化交流中心和新垵诒谷华侨文化中心等涉侨基层组织注册成立。支持联谊会开展各具特色的联谊活动,充分发挥联谊会作为侨联工作触角延伸的作用。升级改版微信公众号、厦门侨联网站,加快建设“网上侨胞之家”。
加强护侨维权,侨界权益保障有效推进。换届以来,市侨联共处理信访件71件,接待群众来访140多人次,厦门市、区、镇三级信访维权案件及时受理率100%以上,按期办结率98%以上,解决了一批信访老大难问题。市侨联“法顾委”共举办14期义务咨询服务和案情分析会,完成44批100多人次的咨询、接访。
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政协侨联界别作为日渐体现。组织形式多样的“委员活动日”活动和侨联界别小组视察活动,与市政协专委会共同做好《“新海丝”战略中,在厦东南亚沿线国家留学生现状的调查与思考》的课题。发挥“闽侨智库厦门委员会”作用,为侨联事业发展出谋献策;坚持侨界群众接访日活动,反映侨界各阶层、领域的呼声和诉求;市政协侨联界别小组连续第三年获市政协先进界别小组表彰,侨联界别提案《关于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获2017年度市政协优秀提案表彰。
坚持侨联组织统战性和涉外性,侨联朋友圈日益扩大。重视搭建新侨人才服务交流平台,举办新侨创业创新分享会、新侨论坛、侨智沙龙等11场次,设立新侨创新创业基地,开展新侨政策咨询服务。组织推荐“中国侨界贡献奖”评选活动,今年我市共有2名新侨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积极探索“地方侨联+高校侨联+高校校友会”的“1+N”工作机制,举办厦门市高校侨联、校友会及新侨人才工作座谈会,组织开展产学研交流合作,与华侨大学团委共建开展“归根情·老侨说”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和“归根情”志愿服务,充分发挥高校新侨工作优势,汇聚侨智侨力,做好新侨人才工作。推进海外和港澳台工作,承办“海峡论坛•两岸侨联和平发展论坛”和“圆桌峰会”,拓展与台湾民间基层侨界人士和港澳侨领的联系。借助“九八”投洽会平台,开展“百名侨领厦门行”等活动。与省侨联联合举办“亲情中华—欢聚吉隆坡”海外慰侨演出,传播中华文化,弘扬嘉庚精神。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来厦文化交流与寻根夏令营活动,与厦门印尼学生联合会、印尼国家旅游部等共同举办“2018年在华印尼学生‘一带一路’专题研讨会”和“印尼文化节”活动,开展“推进海外华商经济与‘一带一路’互动发展路径”座谈会。
参与社会建设,侨界群众获得感得到提升。组建厦门市“联心侨”侨界志愿者联盟,与华侨大学共同建立 “归根情·情暖归侨侨眷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入选第五批福建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名单。深化“百侨帮百村”工作载体,持续抓好侨爱心工程,通过“温暖送百家,真情暖侨心”、“侨商侨青助学”等活动,全年共发放慰问款、助学金165.33万元,帮扶1725人次,为同安区四林小学捐赠1300多册图书设立“侨爱心图书角”。湖里区侨联、集美区侨联积极利用助侨基金,奖教奖学基金、公益基金开展侨界专项帮扶奖励活动。开展侨界健步行、侨界联欢节、归根情·老侨说等广受群众喜爱的活动,支持第三届南洋华侨寻根祭祖活动,增强侨联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牵线帮助马耳他、荷兰等国华人来厦寻根圆梦,央视纪录片《中国话》摄制组全程跟拍。集美区侨联、同安区侨联、翔安区侨联抓住传统侨区特点,帮助多位海外侨胞找到故居和亲人。协助编修《福建华侨史》,与市政协联合出版文史资料丛书《厦门华侨纪事》。思明区侨联出版《厦门侨批》,海沧区侨联协助厦门卫视拍摄海丝纪录片《沧江连丝路》,唤醒侨界海丝记忆。
潘少銮主席同时对下半年的工作作动员部署: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共画侨界同心圆。进一步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担当。要持续深入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勇当排头兵,机关做表率”主题实践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党员干部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
二是推进侨联深化改革,共谱侨界协奏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侨联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强大思想武器,对标衔接侨务工作大局,做好第十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宣传工作,全面深化侨联改革,优化侨联机关职能、机构和编制,充实力量创新机制。坚持“两个并重”“两个拓展”,坚持“五个不忘”,切实履行侨联职能,共谱侨界协奏曲。
三是坚持为侨服务,共铸侨界连心桥。建好侨胞之家,举办全市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抓好《基层侨联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的学习贯彻,做到基层“组织、服务、工作”三覆盖。继续做好侨情信息平台与智慧侨联的对接融合工作,丰富“厦门市侨联”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抓好侨史学会换届工作,发挥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闽侨智库厦门委员会、厦门侨史学会的智囊作用,提升侨联组织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能力;以“九八”为契机,做好招商引资,拓展海外联谊,协助省侨联举办“创业中华·巾帼建功”活动,为海外侨胞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服务;继续深入探索“地方侨联+高校侨联+高校校友会” 工作模式,更好发挥新侨人才作用。结合纪念改革开放40年,在厦门日报开辟“改革开放40年——厦门华侨华人故事”专栏,集结出版《鹭江潮涌——改革开放的华侨故事》,讲好“侨的故事”;参与支持集美区侨联举办第二届嘉庚论坛,大力宣传侨界贡献、宣传先进典型,激发侨界活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配合做好市委政治巡察工作,提升为侨服务能力水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为侨服务“贴心人与实干家”,为侨界群众办好每一件实事好事,把“百侨帮百村”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推进与法院的衔接互动机制,加强侨界普法教育。
市侨联洪春凤副主席主持全委会议,市侨联邓飚副主席通报第十次全国侨代会厦门代表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推荐情况。
市委统战部蔡林娜副部长讲话:市侨联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能,夯实基础,做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上级侨联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需清晰地认识到侨联工作仍需加以深化改革。并提出几点意见:一是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侨心侨力。二是汇侨力、暖侨心,抓好精准扶贫工作。三是重建设、延手臂,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全委会议通过了《厦门市侨联“百侨帮百村——联村住户”精准帮扶活动实施方案》。预计安排2018年帮扶100户、2019年120户、2020年120户,累积辐射侨界困难群众受益户达350户。通过关心慰问、就医帮助、就学帮扶等方式,精准掌握帮扶对象,建立侨界困难家庭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结合自身实际,统筹资源,突出帮扶重点,争取帮扶工作取得大的成效。
会前,召开了十六届二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委会有关议程、议题。(厦门市侨联办公室 综合)